2015年8月,随着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一声号令,在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原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的精心组织下,北京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正式启动。十年来,189名来自首都22家三甲医院的专家跨越3650米海拔落差,将“首善标准”深植雪域高原,助力拉萨市人民医院实现从“创三甲”到“强三甲”的历史性跨越,书写了新时代医疗援藏的“北京答卷”。数据显示,医院年门急诊量从11.4万人次跃升至37.1万人次,手术量从1963台增至8011台,大病诊疗能力提升近4倍,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卫生援藏”成绩单。
十年征程: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筑基期(2015—2017)
破冰攻坚创三甲。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统筹友谊医院、安贞医院等22家市属医院精锐力量,首年即派出15人复合型团队,通过“管理+临床”双轮驱动,两年内完成医院标准化建设,临床科室和病区规模显著扩大。2017年8月,在援藏专家团队与本地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拉萨市人民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评审,成为西藏首个地市级三甲医院,创造了“北京速度”。
跃升期(2018—2021)
五大中心树标杆。这一时期,北京构建“以院包科”精准帮扶模式:友谊医院包消化内科、安贞医院包心内科、积水潭医院包骨科……十余个核心科室实现“一科一策”精准帮扶。2018年,顺利完成西藏自治区孕产妇危重症救治中心、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2020年,通过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认证;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胸痛中心。同时,援藏团队依托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了北京专家与本地医护的实时协作,大幅提升了诊疗效率,让高原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首都优质的医疗服务。
深化期(2022—2025)
高原医疗新高地。北京援藏医疗队推动医院启动“智慧医院”建设,与中国联通公司合作打造西藏首家5G智慧医疗联合实验室。2023年完成首例5G+机器人远程手术,开创了高原地区智慧医疗新范式。2024年获评“中国创伤救治联盟高级创伤中心”称号,完成妇科盆底康复中心、日间手术中心、高原救治中心等建设工作,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4级。至2025年,医院国考排名跃升至B+档次,大病诊疗种类达439种,为医院从“创三甲”走向“强三甲”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作实践:医疗援藏的“北京范式”
学科共建:打造高原特色专科集群
北京在“以院包科”工作中实施事前评估、期间评价及后期调整机制,累计开展新技术近400项。其中,妇产科诊疗范围持续扩大,微创手术技术显著提升,产科分娩量位居拉萨市公立医疗机构前位;儿科成功救治760克超低体重儿,创下西藏新生儿救治纪录;心血管内科开展的射频消融术,填补了自治区技术空白。同时,成功申报国家一级癫痫中心、国家VTE静脉血栓防治中心,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和呼吸内科2个,重点打造了心血管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等10余个具有高原特色、符合群众就医需求的“拳头”特色科室,形成临床重点专科群。
人才孵化:构建“传帮带”育才体系
创新“三个利用好+三个培养好”机制,即利用好师带徒政策、利用好三交政策、利用好援藏政策,培养好临床人才、培养好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好管理人才,182名专家与460名本地医务人员结对,实现221项新技术本土化。2024年首创“学前有教育、全程党建引领、返回有汇报”的闭环管理模式,组织36名骨干赴京跟岗培训。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团队带团队”模式,本地医师高级职称人数从8人增至78人,消化内科主任等一批骨干成长为学科带头人,2024年医院首位本土博士通过考核,标志着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
数字赋能:构建智慧医疗新生态
投入专项资金完成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2.0建设,大幅提升医院网络安全承载能力,推进医疗数据集成平台项目。建设智慧产科项目,构建院内外一体化的孕产保健体系和高危孕产妇管控体系,使产科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在数字赋能下,拉萨市人民医院加快了“技术革新”突破,2022年以来开展胎儿胸膜腔穿刺、大隐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术、天玑机器人导航辅助下微创治疗脊柱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等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其中40余项填补自治区技术空白。
研用结合:激活高原医学创新引擎
贯彻“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和机制,医院的科研项目从“几年立一项”转变为“一年立多项”,科研项目的质与量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5年以来,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3项,自治区级课题立项110余项;在“十四五”期间,医院科研基金奖励经费达到每年90万元,以推进医院科研建设;强化科研成果产出和质量,累计发表医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包括SCI论文10余篇,其中高原医学相关研究占80%。在高原病发病机制研究、适宜医疗技术研发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切实促进医院科研从“追随”向“并行”飞跃。
经验启示:十年铸就 “北京模式”的五大核心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与制度优势相结合,北京建立“市委统筹、卫健主责、医院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市卫生健康委充分发挥援藏“大后方”主导作用,确保“中央所指、西藏所需、北京所能”有机统一;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与精准施策相统一,制定五年帮扶规划,形成“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
三是坚持硬件投入与软件提升并重,北京市累计投入1.2亿元专项资金,在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和智慧化建设的同时,注重移植北京三甲医院的管理理念和质控标准,建立起覆盖医疗全流程的制度体系;
四是坚持党建赋能与专业帮扶深度融合,创新“党建+医疗”援藏模式,党员专家带头开展“高原党旗红”义诊活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医疗援藏效能,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援藏工作样板;
五是坚持技术帮扶与文化交融协同推进,既通过“师带徒”传授先进技术,又创新中藏医协同诊疗模式,制作双语健康科普作品,真正实现了“输血”与“造血”的有机统一。
十载耕耘结硕果,雪域高原谱新篇。北京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以189名专家的倾情奉献,推动拉萨市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整体跃升,创造了门急诊量增长224%、手术量翻两番的“高原奇迹”,更探索出一条符合西藏特点、体现首善标准的医疗援藏新路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北京市将继续深化“组团式”援藏机制创新,以更高质量的健康帮扶助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雪域高原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检查员队伍专业化...
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传染病专...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法治网 bjfzi.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