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法治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多项研究成果在2025年欧洲消化疾病周上展示

时间:2025-10-13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2025年10月4日至7日,2025年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2025)在德国柏林举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多项研究成果入选大会交流。

  

  高嘉琪博士代表团队作大会发言

  段丽萍教授课题组的两项研究成果在大会进行报告。首项报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治疗新选择——小檗碱与利福昔明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非劣效随机对照试验探究了小檗碱在SIBO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小檗碱治疗SIBO的疗效不劣于利福昔明,且在停药后疗效更为持久,菌群分析提示其可持续改善肠道微生态。该研究为小檗碱作为SIBO的新型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另一项报告“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利福昔明(RIF)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随机对照研究”则为FD治疗新方案的探索。课题组开展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PPI联合RIF治疗可显著改善FD症状及十二指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恢复患者菌群多样性并富集有益菌。此外,该研究还提示,口腔菌群有望成为评估抗生素干预FD效果的生物标志物。两项研究彰显了我国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脑互动异常疾病方面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实力,为该领域治疗策略的优化与疾病机制探索提供了有益参考。

  丁士刚教授与张静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血浆多组学生物标志物通过机器学习实现胃癌精准预测与早期诊断”入选电子壁报交流。该研究构建了多组学联合模型,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展现出优异的预测效能,为未来胃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策略。

  宋志强教授课题组的两项最新临床研究入选壁报发言交流。研究聚焦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个体化根除及其对全消化道微生态的影响,体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幽门螺杆菌精准诊治领域的重要进展。


原文链接: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510/t20251013_42213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法治网 bjfzi.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