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促进医养结合”。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素有“太行泉城”之称的河北省邢台市不断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新标杆。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是前提。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诊疗规范和行业标准是做好医养结合服务的主要前提和保证。邢台市将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纳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
邢台市以创建省级标准化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契机,严格按照《河北省规范化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指南》,从基本条件、设施设备、环境、管理、服务等多维度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框架。依托“医祖扁鹊”金字招牌,构建“预防保健﹢特色诊疗﹢养生康复﹢治未病”四位一体服务矩阵,建成4个省级中医药健康养老基地和3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提供综合连续的优质服务是根本
推广团队服务,围绕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建立由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康复治疗人员、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等组成的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综合连续的健康服务,是提升老年人获得感的根本所在。邢台市打造的“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居家有约、失能有保”样板受到各方关注。
“医中有养”: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医疗服务站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康复医院等建设,村卫生室通过托管等方式与农村幸福院“联姻共建”,实现“医养一体·两院融合”。
“养中有医”: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和护理站,推动养老机构改造增加护理型床位和设施,双方开展签约服务;按照“养中有中医、医养相融合”的思路,支持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在服务内容上融入扁鹊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特色诊疗、养生康复、治未病等方面的优势,将中医药服务嵌入到医养结合服务中,逐步将中医药服务开展率扩大至90%以上。
“居家有约”:对居家养老群众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部分老人实行“一键呼叫”服务,对慢性病老年人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并将部分家庭病床服务费用列入医保报销范围。
“失能有保”:在巨鹿县等地率先试点失能、半失能老人在医养结合机构接受护理服务,2019年起在全国率先探索将长期护理保险在全市推开,突破性实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全覆盖。
强化医养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打造高素质医养人才队伍,就要落实支持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相关政策,细化配套措施,在人才招聘、使用和培养等方面向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邢台市畅通职称申报渠道,鼓励支持医养结合机构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医疗卫生系列高级职称,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优先申报;将医康养类职业技能培训列入邢台技师学院等职业技能培训方案;将养老护理员等医康养类职业(工种)纳入补贴性培训范围并列为急需紧缺工种,补贴标准上浮10%;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申报工作。
邢台市鼓励邢台医学院等各大中专院校持续加强中医学、针灸推拿、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等专科专业人才培养;积极申办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等本科专业,开展“校院教育﹢师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持续推动“名医入邢”计划,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深入推进“岐黄赤子”培养、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培育。以此打造“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的专业人才队伍。
健全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
医养结合机构要健全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邢台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卫生健康部门联合民政部门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进行行业监管,并将其纳入行业监督抽查范围。同时,医疗机构开办的养老场所需同时满足医疗安全规范与养老机构安全标准,在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把控、医疗急救设备配置等方面严格落实要求,切实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增强安全管理压力,把质量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邢台市将继续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不断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杨辉系河北省邢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北京10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10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第五...
2025年10月14日上午,2025...
10月13日,国家药监局局长李利在京...
各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疾控局...
10月11日,基于治未病体系探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法治网 bjfzi.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