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法治网!

社论:乡村振兴要用好爱国卫生这个“传家宝”

时间:2022-05-30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而有着70年红色基因传承的爱国卫生运动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

  回溯过往,改善乡村面貌一直是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农村改厕为例,爱国卫生运动发轫之初,全国各地便普遍开展清除垃圾粪便、修建和改良厕所等工作,消除蚊蝇孳生环境,常见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改革开放后,在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下,首个《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出台。2004—2008年,全国爱卫办组织实施了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改厕项目,这是我国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资助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共投入近13亿元中央补助资金,支持近440万户无害化厕所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厕所革命,明确提出“小厕所大民生”,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厕所改造,不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如何将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目标与每个个体的生活有机衔接起来?在这方面,爱国卫生运动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全社会动员、群防群治一直是其精髓所在。爱国卫生运动就是将社会治理和个体生活方式相结合,依靠和动员群众控制并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乡村振兴应吸取这些有益经验,同时强化宣传动员,让更多农村居民自觉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改变不良卫生习惯,革除陈规陋习,提高主人翁意识。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意义重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培植的群众基础以及形成的社会动员机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爱国卫生运动立足基层,从基础抓起、从细微抓起,动员全民参与,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绩效,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中国瑰宝,中国政府因此获颁“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

  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要坚持用好爱国卫生运动这个“传家宝”,并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固化为常态长效之举,将群防群控群治的机制和优势转化为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行动,在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同时,擦亮乡村振兴的底色。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html/zwyw/20220426/3878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法治网 bjfzi.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