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1岁了,确诊强直性脊柱炎,说到这个我是真的很感谢政府和学校的老师以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给我开慢性病证明的梅医生。我通过大学生医保叠加慢性病卡,减免了80%的费用,一下子让我的家庭能负担得起原本一盒要700多的依那西普注射液了,也是把自己从想自杀的边缘拯救了回来...”慢性病患者张某(化名)激动地表达着对医保慢性病待遇政策感激之情。
张某之所以在医院就能做慢性病备案并享受相应的报销待遇,得益于云南省慢性病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完善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推动医保服务纵向下沉到基层,横向延伸到第三方机构。
近年来,云南省医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落实“三部曲”,重构五级医保经办网络,将医保服务延伸至“服务末梢”,打造覆盖全省的“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形成了医保服务“一个标准、五级网络、两线经办、三方满意”经办格局。
一个标准:按照服务事项“最大公约数、全省统一规范”,时限、材料“只减不增、最少必须”原则,印发《云南南省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023版)》及《云南南省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2023版)》。医保经办42项服务事项名称、事项编码、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服务标准“六统一”。全省149个县级及以上医保经办机构、1436个乡(镇、街道)标准化建设100%达标。五级网络:通过下沉办、延伸办,“村村通”工程等,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医保服务网络,全省所有乡镇街道、1.4万余个村(社区)皆可提供医保经办服务。两线经办:实现全省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质量服务。线下在全省推行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将原本分散的各项业务进行集中办理,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线上推进医保服务与政务服务互联互通,52项服务事项接入省一体化政务平台,40项高频服务事项上线“一部手机办事通”APP、“云南医保”小程序,推动线上办理“只进一网、只进一端”。三方满意:医保服务向参保单位、高校、医院、金融机构延伸,既方便了参保群众办事,又进一步深化了医保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合作,实现了医保部门、合作机构、参保群众三方满意,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高频事项“村里办”,解百姓之忧
充分借助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的辐射作用,规范引导高频医保服务下沉,实现日常业务乡村可查可办。所有乡镇可直接或代办医保事项最少15项、村(社区)不少于7项,实现广大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问得清楚、办得成事”。全省99%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实施医保结算与服务“村村通”工程,为全省1.4万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配发具备医保直接结算和服务功能的终端设备,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浙江嘉兴市、永康市创新设立跨省异地医保经办工作服务站,为外出务工群体提供便捷的医保经办服务。
“将医保服务下沉到村里、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既方便了就医购药频率相对较高的老人、儿童看病,‘呵护一小’、‘照顾一老’,又能进一步提高农民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激发农村居民参保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上级医院压力,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云南省医保中心负责人王凤林说到。
日常事项“单位办”,纾职工之困
在昆明铁路局,依托医保专网开设医保服务窗口,可及时高效办理12项医保事项。2024年以来,昆明铁路局医保窗口已累计办理参保登记2408人、在职转退休1133人,慢特病办理240人,门诊共济绑定74人、手机号绑定及变更112人,全局7万多参保职工实现日常事项“单位办”。
在玉溪高新区设立医保服务站,将医保窗口搬到园区门口。每周三指派专人前往驻点,为园区内1000多家企业及周边群众提供参保登记、零星和生育保险保险等在内的26项医保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以来,累计受理40件办结件及17个咨询件。
就医事项“一站办”,救患者之急
创新将参保患者转诊转院、特殊病慢性病待遇省内异地申请确认备案、新生儿参保等业务下放至定点医院办理。患者凭具备资质的医师按诊疗规范诊断出具的特殊病慢性病诊断书,即可在医保经办窗口办理备案,及时享受相应医疗保障待遇,无需在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之间“折返跑”。
2022年推行以来,全省定点医疗机构累计办理转诊转院106.46万人次,99家三级医疗机构、763家二级医疗机构已累计认定特殊病35.22万人次,慢性病248.95万人次,极大便利就诊患者。新生儿可凭出生医学证明在定点医疗机构参保,实现“出生即参保、出院即报销”。2024年1月—11月,全省共完成新生儿参保34.06万人,使用出生医学证明结算住院费用5.04万人次,统筹基金支付16082.93万元。
常用事项“校内办”,排学子之难
持续开发完善基层服务网厅高校专区平台功能,将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延伸至高校医保办和校医务室,大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就近就便办理参保登记、手工报销申请、异地备案、政策咨询等业务,实现大学生医保常用医保事项“掌上办”“校内办”。
开通以来,省本级55所高校近60余万大学生通过基层网厅高校专区累计办理各类业务42.3余万人次,医保服务全面进驻省内高校。
关联事项“银行办”,惠共赢之实
借助金融机构布点广、区位佳的优势,广泛与各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医保服务网站向银行窗口延伸,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10家银行签订医保服务向银行“延伸办”合作框架协议,全省16个州市在银行窗口布点“医保服务站”500余个,可提供代办或查询、打印、政策咨询等服务。
“将医保服务‘搬进’银行营业厅,既可充分发挥银行覆盖城乡广、服务专业化的优势,方便群众‘就近办、顺便办、轻松办’。又可通过银行直接办、帮办、代办医保业务,提升银行网点知名度、增强客户粘性,帮助银行吸引客流,实现多赢。”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医保延伸办负责人说。
1月25日,2025年全省疾病预防控...
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监管工作,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药品监管制度和手段的创新...
近日,扶绥县人民医院顺利完成电子...
记者近日从泉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
(全媒体记者倪可心)冬季是呼吸道传染...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法治网 bjfzi.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