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法治网!

儿童用药的十大误区,你中了几个?

时间:2025-09-1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误区一:成人药减量给孩子吃

  有些家长认为成人药和儿童药成分差不多,把成人药按照比例减量给孩子吃。成人药的剂量是按成人标准设计的,即使减量,某些成分仍可能超出孩子身体承受范围。

  家长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选择专门为儿童研发的剂量、剂型和成分都适合的药物。

  误区二:加大药量或擅自停药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擅自超频次或超量给孩子服药,不仅会加重肝、肾负担,还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孩子吃了药,症状有所缓解,有的家长擅自立即减量或停药,很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所以必须严格按医嘱剂量服药。

  误区三:多种药混在一起吃

  同时给儿童使用多种药物时,可能产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甚至产生不良反应。比如退热药和感冒药的复方制剂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等相同的药物成分,同时服用易导致药物过量。

  家长应告知医生孩子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如需同时服用多种药,务必按照医嘱,了解正确的服药顺序和时间间隔。

  误区四:用果汁等配药

  糖能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还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果汁中所含的酸性物质和维生素C、牛奶中所含的钙、镁等矿物质,会和一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

  一定要使用37℃左右的温开水送服药物。

  误区五:一感冒发烧就用药

  体温在38.5℃以下时,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多给孩子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如果体温超过38.5℃时,再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退烧药,而且退烧药不能频繁使用,需要间隔4-6小时再重复使用,每天使用不超过4次,以防体温过低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90%以上感冒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孩子感冒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就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破坏肠道菌群、产生耐药性,所以切不可随意使用抗生素。

  误区六:凭经验给孩子用药

  每个孩子病情和体质不同,即使症状相同病因可能各异。有的家长凭经验直接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可能延误治疗且加重病情。

  孩子生病应先就医,同时向医生说明孩子是否有G-6-PD缺乏、是否对青霉素、磺胺等药物过敏等情况,待医生明确病因后按照医嘱用药。

  误区七:强行灌药或静睡喂药

  孩子不肯吃药,有些家长就强行灌药,这样容易让药物误入气管,引发呛咳、窒息,还会损伤气道和肺部,切不可强迫。

  有些家长趁孩子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因此要避免在孩子睡着时喂药。

  家长可以转移其注意力,用喂药器将药物缓慢送至孩子口腔一侧,待其吞咽后再放开。

  误区八:之前的剩药接着用

  药品的存放条件和保质期均可影响药效,即使在保质期内,存放不当也可能变质。

  有的家长为了节约或图方便将孩子吃剩下的阿莫西林或阿奇霉素或二代、三代头孢类药物换着给孩子服用,认为都是抗生素疗效差不多,殊不知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半衰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都不一样。

  正确的做法是重新就医诊断并由医生或药师来判断剩余药品是否可继续使用。

  误区九:过度补充营养素

  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维生素和宏量微量元素可通过饮食获取,若盲目过量补充可能造成多种不良后果。

  例如过量服用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儿童身体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也可能出现恶心、颅内压增高、腹泻等症状;过量补充B族维生素可能导致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严重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C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过量补钙可能引起高钙血症,导致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乃至循环衰竭等症状。

  如需服用钙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按需补充。

  误区十:打点滴好得快

  不恰当的输液或过强的治疗会过早的干预孩子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过程,会影响孩子免疫功能的健全。在正常的医疗过程中,医生会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根据孩子的病情,选择最适合的用药方式。

  儿童用药安全无小事,家长们要严格遵循“用量精准、剂型适宜、疗程规范”原则,并时刻牢记“剂量精准遵医嘱、专用药剂别混淆、观察反应勤记录,安全用药护幼苗”的二十八字方针,合理安全用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四川药品监管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yjj.gxzf.gov.cn/yp/ypkp/t2120272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法治网 bjfzi.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