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常监管发现,辖区内部分县的城乡接合部市场上存在售卖假药现象,不法分子常打着“祖传秘方”“特效苗药”“纯中药”等旗号制售假药,宣称所售卖的药品具有治疗风湿、镇痛、降血压、降糖、补肾、壮阳等多种功效,专治中老年人各类疾病,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此类“纯中药”常常非法添加了双氯芬酸钠、醋酸泼尼松、布洛芬、西地那非、地塞米松、吲哚美辛等化学药成分,服用此类药虽然暂时起到止痛、降血压、降糖、补肾等作用,让病患者误认为其是药到病除的“纯中药”,不但没有效果,长期服用将可能会损害人体器官,加重病情的发展,严重危害了群众生命健康。为有效打击药品违法添加行为,该局通过强化“网格化”监管、强化行刑衔接、强化宣传引导,深入整治制售假药违法犯罪行为。
一、“网格化”监管,深化隐患排查
充分运用网格化监管手段,积极调动543个网格片区,408名网格员开展整治排查工作,以乡镇集贸市场及乡镇赶集点为重点,开展特效药、祖传药、民族药等地摊药经营环节检查,排查整治宣称具有治疗风湿、镇痛、降血压、降糖、补肾、壮阳等多种功效的特效药、祖传药、民族药等,2024年以来,全州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乡镇集市(乡场)173个,检查农村及城乡接合部单体药店、个体诊所、村卫生院1947家,检查民营医院42家,累计检查农村地区涉药主体2256家次,责令整改302家次,取缔流动摊点22处,共排查出涉嫌违法添加的假药品种73个。
二、开展假药认定,强化行刑衔接
完善假药认定工作程序,进一步畅通假药认定渠道,开通免费检验“绿色通道”,及时为司法机关出具认定结论及检验结论,为司法机关定罪量刑提供参考依据,有效打击制售假药违法犯罪行为。2024年以来,州市场监管局药品认定工作小组共接到30份认定函,组织召开药品认定会15次,共涉及75个产品,认定为假药的品种有52个,出具认定意见29份。今年以来,全州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共计30余次,移送公安机关假药案件13件,涉案金额6325.8442万元。通过假药认定进一步强化行刑衔接,重拳打击制售假药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用药安全。
三、强化宣传引导,推进社会共治
全州市场监管系统充分发挥网格员宣传作用,强化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假药的识别能力及用药安全意识。充分利用“315”“药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等活动深入农村广泛宣传药品安全知识,通过发放宣传单、宣传物品、播放宣传视频、现场演示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如何辨别假药、如何查看许可批文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积极引导群众从正规渠道购买购药品,并鼓励群众通过12345、12315等投诉渠道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24年以来,全州共开展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5次,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物品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
1月25日,2025年全省疾病预防控...
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监管工作,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药品监管制度和手段的创新...
近日,扶绥县人民医院顺利完成电子...
记者近日从泉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
(全媒体记者倪可心)冬季是呼吸道传染...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法治网 bjfzi.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